李逸伦寒假随笔3:跋:做一个灵魂写作者
2 posters
李逸伦寒假随笔3:跋:做一个灵魂写作者
跋:做一个灵魂写作者
《白象之心》是我人生中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文集,因而看着它从我的一份份手稿变成现在散发油墨芳香的书籍,从心底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自豪与欣慰。很开心经过长时间的辛苦准备这本小书终于能面向大众,也很荣幸能由作家出版社这样一家优秀的出版社负责《白象之心》的出版工作,由衷感谢中国少年作家协会对我的培养与赏识,更要对中国少年作家班的各位恩师们道一声谢,没有你们,就没有《白象之心》这个我人生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更没有如今这个热爱文学、对文学不断有着新认知的我。
其实对于我而言,这本随笔散文集的“历史价值”大于其本身的文学价值。本书收录了我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的文学创作成果,所以其中有数篇文笔稚嫩甚至现今看来有些滑稽的小文在我的极力推动下依旧收录在此书中。我想要用这本书来纪念我的文学创作由零走向如今这段成长历程,同时它更是为我未来的文学创作道路奠基。
本书的题目是《白象之心》,取自我对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读后感(其实这就是一篇有些稚嫩的文章)的标题,通过这样一个温馨的书名我想传达一种正能量,想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光与清新。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白象之心,但只要这个世界多一度温暖,多一点纯净,身处这个世界的我们就会多一度热爱,多一点达观。
写作伴随我在人生之路上走过了九个年头,它一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也许未来我不一定从事文学创作方面的事业,但我会时刻要求自己成为一名有良知、有着“白象之心”的创作者,只要我提起笔在纸上留下思考的痕迹、孕育文学的果实,便一定不会辜负了我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的良心与品格。
既然提到《白象之心》的历史价值,就不得不对我与文学结缘的这几年做一次全面回顾。通过长久的回忆,我忽而发现,在这条路上我有许多人与事想要去感谢。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从小开始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并留心收集我这么多年来的文字材料。我还要感谢五一小学的孙月、郭刃、李桂玉老师,北京十一学校的史建筑、宋俊玲、沈静老师以及中国少年作家班全体老师们,这些人生中带领我走进文学殿堂的启蒙者,他们对我的滴水之恩,我必当涌泉相报。感谢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团委赵华老师,没有您们对这本书的全力支持,《白象之心》的完成进度会比预想慢很多。更要感谢我可爱的老师、同学们,还有我人生路上所有帮助过我、甚至是为我带来困难的人,是你们造就了如今的李逸伦,他现在会乐哈哈地、自豪地对你们说:“我很幸福!” 特别感谢作家关澄瀛与孟翔勇老师,几次相逢,每次和您们交谈后我都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启迪,而拜读完关澄瀛老师赠与的诗集后更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忘年之交,永生难忘。
就文学创作方面来讲,我想未来会尝试多种文学体裁的创作,同时更加注重对文字灵魂的探索,让创作之火永不熄灭,文学之光永照乾坤(永照乾坤挺难得,实在不行就永照心房吧)。我不会放弃对文学的执着,因为我知道,文学,于一个民族、一个人,是何等重要。
近年来,我一直在思索写作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文学?我想,因为当我们在创造文学之时,文学也同时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文学”不是肤浅庸俗的快餐文学,那类文化泡沫称不上“文学”,一个心怀良知与责任感的作家创造的是直击人的灵魂深处真正意义上的纯净“文学”。当然,在这方面,我还有很长一段路去走,不过我很愿意学习,向先贤大师学习,向身边人学习,向大自然学习。我一直以为,自然是书写灵魂文字最好的载体,人是文学的缔造者,而大自然恰是人类和这一切文明成果的亲生父母,真正的灵魂文学源于自然。而想要做一个灵魂作家,就要从自然中去寻找灵感,回归自然进行创作。我的这套理论听上去有点“装神弄鬼”,做起来更是有不知如何入手之感,不过我还是呼吁更多的文学创作者们,努力让自己进化为一位灵魂作者,因为只有更多反映人性与灵魂的文学作品出现,大众的文化意识与人文精神方可绵延不消,我们的社会才能走向更加和谐。这不是信口雌黄,更不是少数人的工作,这是每一个有能力创作文学的人所应肩负起来的责任!
文学的大门敞开着,文学王冠上的宝石等待着大家去摘取,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文学创作,有更多同龄人像我一样爱上文学,同时我更希望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用一颗白象之心去看待世间万物,有更多灵魂作家涌现出来,用良知让这个蓝色的星球恒久散发暖意。
是为跋。
2013年1月25日(星期四)晚9:30作于北京家中
说明:这是我的个人文集《白象之心》的后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大家要是哪天在书店见到这本书买几本捧捧场吧!!!
《白象之心》是我人生中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文集,因而看着它从我的一份份手稿变成现在散发油墨芳香的书籍,从心底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自豪与欣慰。很开心经过长时间的辛苦准备这本小书终于能面向大众,也很荣幸能由作家出版社这样一家优秀的出版社负责《白象之心》的出版工作,由衷感谢中国少年作家协会对我的培养与赏识,更要对中国少年作家班的各位恩师们道一声谢,没有你们,就没有《白象之心》这个我人生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更没有如今这个热爱文学、对文学不断有着新认知的我。
其实对于我而言,这本随笔散文集的“历史价值”大于其本身的文学价值。本书收录了我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的文学创作成果,所以其中有数篇文笔稚嫩甚至现今看来有些滑稽的小文在我的极力推动下依旧收录在此书中。我想要用这本书来纪念我的文学创作由零走向如今这段成长历程,同时它更是为我未来的文学创作道路奠基。
本书的题目是《白象之心》,取自我对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读后感(其实这就是一篇有些稚嫩的文章)的标题,通过这样一个温馨的书名我想传达一种正能量,想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光与清新。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白象之心,但只要这个世界多一度温暖,多一点纯净,身处这个世界的我们就会多一度热爱,多一点达观。
写作伴随我在人生之路上走过了九个年头,它一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也许未来我不一定从事文学创作方面的事业,但我会时刻要求自己成为一名有良知、有着“白象之心”的创作者,只要我提起笔在纸上留下思考的痕迹、孕育文学的果实,便一定不会辜负了我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的良心与品格。
既然提到《白象之心》的历史价值,就不得不对我与文学结缘的这几年做一次全面回顾。通过长久的回忆,我忽而发现,在这条路上我有许多人与事想要去感谢。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从小开始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并留心收集我这么多年来的文字材料。我还要感谢五一小学的孙月、郭刃、李桂玉老师,北京十一学校的史建筑、宋俊玲、沈静老师以及中国少年作家班全体老师们,这些人生中带领我走进文学殿堂的启蒙者,他们对我的滴水之恩,我必当涌泉相报。感谢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团委赵华老师,没有您们对这本书的全力支持,《白象之心》的完成进度会比预想慢很多。更要感谢我可爱的老师、同学们,还有我人生路上所有帮助过我、甚至是为我带来困难的人,是你们造就了如今的李逸伦,他现在会乐哈哈地、自豪地对你们说:“我很幸福!” 特别感谢作家关澄瀛与孟翔勇老师,几次相逢,每次和您们交谈后我都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启迪,而拜读完关澄瀛老师赠与的诗集后更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忘年之交,永生难忘。
就文学创作方面来讲,我想未来会尝试多种文学体裁的创作,同时更加注重对文字灵魂的探索,让创作之火永不熄灭,文学之光永照乾坤(永照乾坤挺难得,实在不行就永照心房吧)。我不会放弃对文学的执着,因为我知道,文学,于一个民族、一个人,是何等重要。
近年来,我一直在思索写作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文学?我想,因为当我们在创造文学之时,文学也同时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文学”不是肤浅庸俗的快餐文学,那类文化泡沫称不上“文学”,一个心怀良知与责任感的作家创造的是直击人的灵魂深处真正意义上的纯净“文学”。当然,在这方面,我还有很长一段路去走,不过我很愿意学习,向先贤大师学习,向身边人学习,向大自然学习。我一直以为,自然是书写灵魂文字最好的载体,人是文学的缔造者,而大自然恰是人类和这一切文明成果的亲生父母,真正的灵魂文学源于自然。而想要做一个灵魂作家,就要从自然中去寻找灵感,回归自然进行创作。我的这套理论听上去有点“装神弄鬼”,做起来更是有不知如何入手之感,不过我还是呼吁更多的文学创作者们,努力让自己进化为一位灵魂作者,因为只有更多反映人性与灵魂的文学作品出现,大众的文化意识与人文精神方可绵延不消,我们的社会才能走向更加和谐。这不是信口雌黄,更不是少数人的工作,这是每一个有能力创作文学的人所应肩负起来的责任!
文学的大门敞开着,文学王冠上的宝石等待着大家去摘取,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文学创作,有更多同龄人像我一样爱上文学,同时我更希望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用一颗白象之心去看待世间万物,有更多灵魂作家涌现出来,用良知让这个蓝色的星球恒久散发暖意。
是为跋。
2013年1月25日(星期四)晚9:30作于北京家中
说明:这是我的个人文集《白象之心》的后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大家要是哪天在书店见到这本书买几本捧捧场吧!!!
李逸伦 ζゑぽ- 帖子数 : 16
注册日期 : 13-03-02
年龄 : 27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